10月27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2025“极地地质与地球物理”国际学术论坛开幕式期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极地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极地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建单位代表及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我国极地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迈入跨单位协同创新的新阶段。
该重点实验室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牵头,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及河北地质大学共建而成。实验室紧扣国家极地战略需求与国际科技前沿,聚焦极地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技术攻关,深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领域。通过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强化跨单位协同创新,实验室致力于推动极地探测技术的标准化、集成化与业务化应用,持续提升我国极地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为维护国家极地权益、拓展极地科学研究边界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与坚实人才保障。
近年来,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极地探测领域科研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学院牵头承担极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先后派出多名队员执行中国40、41和42次科考任务。作为我国极地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新生力量,该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整合了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与科研资源,搭建起跨领域、跨单位的协同创新平台,为破解极地极端环境下的探测技术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实验室与本次国际学术论坛形成“平台+交流”的良性互动,既借助论坛汇聚全球智慧,又通过平台落地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极地科学领域的话语权。
未来,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将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共建单位的合作,聚焦极地探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三大核心任务,推动实验室成为极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高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国际学术交流的“窗口”,为我国极地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