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7月29日,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海英一行赴平谷区大华山镇开展共建活动,看望慰问学院“千人百村”实践团学生,座谈交流校地共建模式,并于“平急两用示范村”挂甲峪村举办挂牌仪式。地信学院党委书记吴海英、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冠利、地信学院党委副书记包敖敦其木格、大华山镇党委副书记王洪亮平谷区大华山镇党群办主任韩要、挂甲峪村党支部书记李晓玲、实践团指导老师薛佳昊出席会议。学院“千人百村”实践团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挂甲峪村地处北京市平谷区北部山区,风光秀丽,历史悠久,同时面临着地质灾害频发的挑战。同时,作为大华山镇的“平急两用示范村”,挂甲峪村在应对自然灾害和保障公共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
李晓玲对挂甲峪村发展历史、“平急两用村”建设等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大华山镇与学院双方就共同打造平急两用村进行交流发言。
吴海英首先对大华山镇提供此次实践平台表示感谢。她指出,作为发轫于平谷区的构想和实践,“平急两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及现实意义,地信学院希望结合学院防灾减灾等专业优势与挂甲峪村深度开展校地合作,这既是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校地双方共同推进社会实践教育的有力举措。
王冠利对学校参加“千人百村”社会实践情况进行介绍,并对大华山镇在人才政策进校宣讲、五育并举立足专业开展教育、促进实习实践常态开展等方面提出合作希望。
包敖敦其木格指出,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与大华山镇具有广泛合作前景,希望未来能在深入培养学院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同时,提升村庄的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王洪亮对地信学院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此次校地共建的开展,为大华山镇和挂甲峪村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同时为推动大华山镇与地信学院的深度合作、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防灾减灾能力作出积极贡献。
吴海英为挂甲峪村授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展望未来,双方将继续通过开展共建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拉近校地之间的联系,为乡村振兴和首都防灾减灾事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