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剪影
11月25日下午,由欧洲地学家与工程师学会(EAGE)资助的2015年度亚太地区学生巡回讲座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逸夫楼0901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得到了EAGE中国分会以及我校国际合作处、研究生院、科技处、教务处的大力支持,由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来自我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石化研究院、中海油研究总院等单位师生和科研人员100余人参加了讲座。会议由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邹长春教授主持。
EAGE荣誉讲师Gaynor S. Paton博士作了题为“Colour Perception and its Role in Seismic Interpretation: A Geological Expression Story”的精彩报告。Paton博士首先介绍了颜色感知的概念以及人脑对不同颜色进行识别和感知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不同尺度地质体在RGB颜色下的响应特征以及地震属性与颜色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颜色感知和颜色比较技术应用于地震解释中的断层识别、河道识别以及河道内沉积相识别。报告过程中,Paton博士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让听众在不同颜色模式下动手对同一个地质体轮廓进行识别,使其能直接感受到大脑对不同颜色的响应会造成解释结果的差异。在提问环节,Paton博士对现场师生的专业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整场讲座气氛热烈,师生们反响良好,表示收获很大。
Paton 博士毕业于英国Aberdeen大学并取得神经生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英国ffA 公司的一名主管,也是2015~2016年度EAGE 亚太地区学生巡回讲座活动的荣誉讲师。她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将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应用于地震数据成像和地质解释;她所提出的断层地震成像技术流程能有效进行碳酸盐岩储层的探测和描述,已被 ffA 公司推广应用至其全世界客户。Paton 博士同时也与Aberdeen大学和Stavanger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她已经发表了学术论文40多篇。
EAGE(European Association of Geoscientists & Engineers)成立于1951年,是专门为地球物理、石油勘探、地质、油藏工程、采矿和矿产勘查、土木工程等学科而建立的国际学术组织,目前拥有正式会员约18000名,全球参加EAGE年会人数每年多达7000名。2014年6月国内成立了EAGE北京分会,2015年EAGE北京分会更名为EAGE中国分会。我校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邹长春教授是EAGE中国分会理事会理事。(图/文 杨兆航/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