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牵头负责的专题工作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2021-06-02 发布:[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崔秋云

王成善院士向孟晓林副主席(右三)和姚檀栋院士(右二)介绍专题工作进展

坐底仿生水沙观测系统投放现场

钱荣毅副教授介绍无人机遥控震源技术

参加现场活动的我校师生

参与雅江流域野外工作的我校师生


5月15日,由我校王成善院士牵头负责的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与演变分队,在西藏山南市羊村水文站(雅鲁藏布江中游)成功举办了坐底仿生水沙观测系统投放和无人机遥控震源技术展示活动,并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就西藏水文泥沙测验工作进行座谈。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孟晓林、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旦增伦珠、自治区科技厅、水利厅、山南市人民政府以及自治区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现场活动和座谈会。

第二次青藏科考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与演变专题集结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南京工程学院、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国内多家高校和院所的优势力量,围绕青藏高原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及其环境和资源效应开展考察研究工作。专题工作融合了地质学、水力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等多个学科,考察和研究范式实现了由传统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转变,通过开发国内外技术领先的现代沉积动力观测系统、水系沉积物结构和组分探测系统与分析方法,从全球环境变化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视角,聚焦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和人类活动,深刻揭示青藏高原地表过程及表生物质循环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机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为高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投放的坐底仿生水沙观测系统是我国第一套专门用于强水动力山区河流环境的原位河床观测系统,由专题参与单位四川大学和同济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该系统可对水中的悬移质进行自动观测和采样,实时获取涨水和增沙的数据,该系统的投放标志着我国山区河流水沙监测进入了高时间分辨率全过程监测的新阶段。

针对青藏高原地球物理探测面临交通不便、大型设备运输困难、地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剧烈、河流湖泊分布广、设备工作不稳定等因素。我校科研人员国际首创无人机震遥控震源技术和装备,攻克了复杂环境环保经济的激发地震波问题,系列技术对地形复杂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探测,以及现代河床形态监测等国家重大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

第四纪时期水系松散沉积物在青藏高原广泛分布,查明这些松散沉积物的时空展布与变化机理对揭示水系演变、高原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水土保持、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治、重大基础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科考工作启动两年来,我校师生充分发挥地质调查经验丰富的优势,科学部署和实施了多次野外科考工作,足迹遍布雅鲁藏布江流域,总行程近两万公里。结合室内遥感分析,厘清了雅江流域内松散沉积物的类型,首次估算了松散沉积物的总量,编制了全流域和十六个子流域的松散沉积物分布与厚度图集。形成了一套以地质填图和遥感解译为主要手段的调查方法,并成功应用在川西高原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中。

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围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变化及其影响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聚焦隆升与资源环境效应、资源环境承载力、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高原生长与演化、资源能源现状与远景评估、地质环境与灾害等重点问题,重点考察研究过去50年来变化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揭示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变化机理,优化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科考工作共部署了十大科学考察研究任务,组建了66个专题科考分队。我校以牵头单位共承担了两项专题工作,分别是由王成善院士为负责人的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与演变专题和李亚林教授为负责人的青藏高原油气形成保存规律与资源潜力评价专题。另外,我校莫宣学院士、赵志丹教授、金胜教授、朱弟成教授、徐能雄教授等专家分别在高原生长与演化和地质环境与灾害任务中承担了子专题的考察研究工作。

 (文/韩中鹏 摄/王启祥 屈元英 徐天堃)


视频链接:https://app.cctv.com/special/m/livevod/index.html?vtype=2&guid=bceac1f419394f919efecaedca4298ec&vsetId=C10598

当前位置:首页 > 轮播新闻
我校在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牵头负责的专题工作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2021-06-02     发布:[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崔秋云    点击:300

王成善院士向孟晓林副主席(右三)和姚檀栋院士(右二)介绍专题工作进展

坐底仿生水沙观测系统投放现场

钱荣毅副教授介绍无人机遥控震源技术

参加现场活动的我校师生

参与雅江流域野外工作的我校师生


5月15日,由我校王成善院士牵头负责的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与演变分队,在西藏山南市羊村水文站(雅鲁藏布江中游)成功举办了坐底仿生水沙观测系统投放和无人机遥控震源技术展示活动,并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就西藏水文泥沙测验工作进行座谈。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孟晓林、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旦增伦珠、自治区科技厅、水利厅、山南市人民政府以及自治区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现场活动和座谈会。

第二次青藏科考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与演变专题集结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南京工程学院、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国内多家高校和院所的优势力量,围绕青藏高原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及其环境和资源效应开展考察研究工作。专题工作融合了地质学、水力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等多个学科,考察和研究范式实现了由传统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转变,通过开发国内外技术领先的现代沉积动力观测系统、水系沉积物结构和组分探测系统与分析方法,从全球环境变化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视角,聚焦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和人类活动,深刻揭示青藏高原地表过程及表生物质循环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机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为高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投放的坐底仿生水沙观测系统是我国第一套专门用于强水动力山区河流环境的原位河床观测系统,由专题参与单位四川大学和同济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该系统可对水中的悬移质进行自动观测和采样,实时获取涨水和增沙的数据,该系统的投放标志着我国山区河流水沙监测进入了高时间分辨率全过程监测的新阶段。

针对青藏高原地球物理探测面临交通不便、大型设备运输困难、地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剧烈、河流湖泊分布广、设备工作不稳定等因素。我校科研人员国际首创无人机震遥控震源技术和装备,攻克了复杂环境环保经济的激发地震波问题,系列技术对地形复杂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探测,以及现代河床形态监测等国家重大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

第四纪时期水系松散沉积物在青藏高原广泛分布,查明这些松散沉积物的时空展布与变化机理对揭示水系演变、高原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水土保持、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治、重大基础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科考工作启动两年来,我校师生充分发挥地质调查经验丰富的优势,科学部署和实施了多次野外科考工作,足迹遍布雅鲁藏布江流域,总行程近两万公里。结合室内遥感分析,厘清了雅江流域内松散沉积物的类型,首次估算了松散沉积物的总量,编制了全流域和十六个子流域的松散沉积物分布与厚度图集。形成了一套以地质填图和遥感解译为主要手段的调查方法,并成功应用在川西高原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中。

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围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变化及其影响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聚焦隆升与资源环境效应、资源环境承载力、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高原生长与演化、资源能源现状与远景评估、地质环境与灾害等重点问题,重点考察研究过去50年来变化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揭示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变化机理,优化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科考工作共部署了十大科学考察研究任务,组建了66个专题科考分队。我校以牵头单位共承担了两项专题工作,分别是由王成善院士为负责人的水系固体物质源-汇过程与演变专题和李亚林教授为负责人的青藏高原油气形成保存规律与资源潜力评价专题。另外,我校莫宣学院士、赵志丹教授、金胜教授、朱弟成教授、徐能雄教授等专家分别在高原生长与演化和地质环境与灾害任务中承担了子专题的考察研究工作。

 (文/韩中鹏 摄/王启祥 屈元英 徐天堃)


视频链接:https://app.cctv.com/special/m/livevod/index.html?vtype=2&guid=bceac1f419394f919efecaedca4298ec&vsetId=C10598